上海持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发布日期: 2020-07-31

  7月31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徐汇区委书记鲍炳章介绍了徐汇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上海徐汇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炳章表示,徐汇区立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定位,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全力建设创新徐汇、幸福徐汇、文化徐汇、美丽徐汇,持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融合的典范城区。截至2019年底,徐汇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11亿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一是迈向卓越之区,核心功能显著增强

  立足国内大循环、谋篇国际国内双循环,突出产业集聚、高端发展的特点。现代服务业连续10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比如,信息服务业发展迅猛,阿里、腾讯、网易等龙头企业功能落户,疫情期间抢抓在线新经济发展机遇,大力培育云娱乐、远程办公等新业态,营收逆势增长40%。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涉外经济更加繁荣,上半年阿迪达斯亚太区总部等一批外资总部签约落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89家,去年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82亿元,均位居中心城区第一,税收超亿元楼宇44幢,涉外经济税收占比超过40%,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突出商业繁荣、人气旺盛的特点。三大中央活动区各展所长,徐家汇地区对标国际消费中心,推动港汇恒隆广场、美罗城等整体更新,引入LOFT、小米等知名品牌旗舰店;衡复风貌区主打“静、雅、柔”风格,建设特色街坊、精品小店;徐汇滨江布局新零售、新商业等体验项目,面向市民游客打造“水岸汇”公共服务空间。新品秀场精彩纷呈,成功举办巴宝莉、香奈儿、古驰、宝马、天猫等首发首秀活动,上半年引入品牌首店50家。“五五购物节”期间,集结乐高、星巴克、优衣库等20多家外资总部开展品牌推介,徐家汇商圈“五一”假期消费复苏率达137%、居全市第二。

  突出产城融合、生机蓬勃的特点。徐汇滨江“十年磨一剑”,8.95公里岸线贯通开放,“一港一谷一城一湾”接续亮相。今年,西岸传媒港、智慧谷整体出功能、出形象,构建艺术传媒、人工智能总部生态;西岸金融城以310.5亿“地王”价格出让,将建设金融、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3.0版金融城;同时,积极筹备西岸枫林湾,构建集临床、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徐家汇深化文商融合、品质重塑,徐家汇国贸中心即将建成近40万平米超甲级写字楼和30万平米顶级商场,相当于再造一个徐家汇。

  二是汇聚活力之区,创新驱动能力凸显

  深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做优面向未来的源头创新生态。深入发掘区内121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和 13所高等院校资源,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7件,位居全市第一。今年区域单位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83项(人),占全市比重近3成。

  做大辐射长三角的科技服务业。主动对接科创板,提供全链条上市服务,助推澜起科技首批登陆,泰坦科技成功通过上市审核。深化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拓展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服务中心、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等功能,服务长三角。

  做强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承办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出占全市1/3,连续两年保持30%高速增长,成为上海唯一入选的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AI Tower)建设国际人工智能总部基地,目前已汇聚期智、微软、树图、华为等20余家标杆机构项目。打响生命健康产业“枫林品牌”,加快落实生物医药产业“上海方案”,创新推进上海医药临床科技创新平台、“枫林HUB”、西岸枫林湾建设。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