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主城区扩容助力区域融合发展
发布日期: 2018-02-28

  据《新快报》报道,正在公示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首次明确将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纳入主城区范围,覆盖大学城、大石、洛溪、南村镇等大片范围。有关部门表示,主城区并非城市空间格局的概念,而是对整个城市空间网络体系的描述,更多的是规划层级,不涉及具体行政概念。

  从规划部门的解读来看,主城区的概念只具空间网络体系的意义,但因新成员与荔湾、越秀、天河、海珠等中心城区并排而列,且主城区在规划上定位为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此次扩容应有更多可以品味的内涵,如何真正撬动主城区新成员该有的功能也显得极其重要。

  在城市规模已达特大级别及城市间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规划各区块功能、推动资源科学配置、实现宜业宜居已成现代大城市的考题。由于城市中心区汇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历来是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也是人口密集之处,由此带来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房价高涨、优质学位竞争激烈等系列“大城市病”。规划上以主城区的空间网络体系指导构建城市核心区域的布局,以扩容赋予该区域明确的职能并带动该区域的发挥,无疑会利于为不堪重负的中心城区减压。

  规划之于城市具有指导有序、协调、科学发展的功能,其前瞻性对于公共资源配置、社会资源流向、产业集聚、人员迁移等都具直接而明显的引导力。就广州将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而言,基于拥有大学城这一含金量极高的教育品牌,且大石、洛溪等地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仅一江之隔而在居住、创业、交通等已无缝衔接,将其纳入主城区范围将提升人们对这一区域作为城市重要功能区的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类似的城市总体规划在20年前就曾有过。当时规划提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总体发展概念并列为“十年一大变”的战略措施。5年前,广州又提出“优化提升一个都会区、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扩容提质三个副中心”的“一二三”城市发展规划,被称为是广州在特大城市发展遭遇困境中的“突围”战略。这些规划的目标之一都指向抽疏中心城区人口的密度,但规划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公共资源均等化还在路上。

  因而,新版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广州未来发展的指南,其未来的实施需要更有气魄和远见。尤其要着力做好土地使用、交通设施完善、优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文章,做到民生公共政策的均等化,才可望实现拉开城市空间布局、构建不同功能区网络体系的初衷,使城市主城区“长胖”而更有活力。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
400-807-0787
7X24小时在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