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是企业创新的第一资源,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企业是市场主体、科技创新主体和人才使用主体。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强化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领引支撑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许金华在“人才、科技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表示。
2022年12月31日,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下称“中企研”)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人才集团协办的“人才、科技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企研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线上召开。200余位来自央企、国企和各类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管理骨干参会。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企研人力资源专委会副会长王霆主持会议。
许金华表示,本次论坛围绕北京人才高地建设、中国企业家转型升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国有和民营企业驱动科技创新的人才管理实践、世界一流企业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等主题,希望能为我国企业如何深入实施人才战略驱动科技创新,以及中企研人力资源专委会建设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智库平台带来启发。
“利用首都人才高密集和高集聚禀赋,打造科技引领创新、产学研紧密一体、人才向往及幸福和谐的世界高水平人才新高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曾湘泉提出北京人才新高地建设的三个评价标准:一是要具有充足的战略性高水平人才,包括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科技型企业家等。二是要具备完善的科技成果及转化平台,关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研发与创新产业链上的各环节。三是要拥有活跃的各类要素市场,包括风险投资机构、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科技转化机构。
华为公司原资深人才管理专家周钲表示,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三个要素:优秀的人才、牵引追求卓越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科学的做事方法,三者缺一不可。要想吸引和保留优秀的人才,首先要充分承认创造性劳动的价值;第二,“老老实实”地对人才的责任、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激励,根据不同人群进行差异化设计;第三,要有匹配业务的组织和流程,特别是确保研发“最后一公里”攻关团队有责、有权、有钱、有人。
“中国企业的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企业家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念、信心与战略定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董事长彭剑锋认为,企业家应坚持长期价值主义与创新向善的思维,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彭剑锋从世界一流企业的最优实践、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顶层设计、中国企业家的转型措施等具体方面,为企业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对策。
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总工程师贾连辉以中铁装备为例,系统阐释了以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方法论与创新人才选育激励机制,为后续探索尝试科技创新的新机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创新驱动的新路径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世界一流企业普遍通过鼓励员工畅所欲言来推进企业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企研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会长苏中兴指出,创新的起点是创意,企业要建立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和机制,“成功有重奖、失败无惩罚”,打造透明、信任、分享与合作的文化,在传导工作任务的同时为人才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